機會成本是什麼?常常聽人提起,卻覺得文謅謅都聽不懂…。看完這篇,一次瞭解!
內容目錄
機會成本是什麼?
機會成本其實就是:「你做一件事的時候,必須犧牲的最大代價」聽不懂沒有關係,文章後面我們來細細探討!
那麼瞭解了機會成本有什麼好處呢?
其實我們在生活中、投資上、工作上,每天都要做許許多多的決定與決策。
但有時總覺得過去做的決定似乎不怎麼正確嗎?
懂了機會成本的概念,將會幫助你在各種決策上,做出更客觀也更理智的決定哦!

投資理財上的機會成本
機會成本最適合解釋的地方就是投資上了!
先來講講最簡單的例子。
如果你有一筆100萬元,可以投資兩個項目。這兩個項目都需要100萬元才能投資。
第一個A投資案可賺到10萬元,另一個B投資案可賺到5萬元。
那麼這時我們很本能的會選擇A投資案。
這是很簡單的一個例子,不用太多著墨與深思。
但以機會成本做決策的重點就是:
選擇機會成本最小的那個選項,才是最好的選擇!
以上面的例子來說,選擇A投資案的機會成本,就是放棄B投資案。
選擇B投資案的機會成本,就是放棄A投資案。
畢竟你只有一筆100萬元對吧!
那麼如果你選擇A,你就是放棄了5萬元的獲利。
那麼如果你選擇B,你就是放棄了10萬元的獲利。
以機會成本最小的選項來說,我們就會選擇A。
這似乎沒有什麼好討論的,也看起來挺直覺的對嗎?
那麼我們稍微把機會成本的例子複雜化一點。

買房還是租房?
這是個許多人討論到不能再討論的話題。
我們也不預設立場,不管買房還是租房,都是個人決定,沒有好壞。
今天就以機會成本的角度來思考看看,到底買房好還是租房好?
支持買房的論點,很常見的一點就是「與其替房東付房貸,不如自己付房貸,付完還是自己的」
這句話乍看之下非常有道理,但我們來仔細思考看看。我們先把情況簡化一下。
1.假設房價1000萬元,房價不漲也不跌。
2.房貸可貸7成,貸款利率1.6%,貸款30年,本息攤還平均一個月24496元。
3.年租金為房價2.5%,平均月租金20833元。
第二點可以透過591房貸計算器計算得出。
那我們來看看,租房30年跟背房貸30年,到底哪個好?
租房比買房,每月可省下3,663元,一年可省下43,956元,30年下來就是1,318,680元
還有頭期款的300萬元,加起來大約是431萬元左右的現金。
租房者30年後擁有總資產431萬元。
30年後買房比租房多擁有了一間價值1000萬的房子。
買房者30年後擁有總資產1000萬元。
1000萬>431萬,似乎買房比較明智對吧!
但如果故事就這樣結束了,那也太簡單了吧哈。
以上的情況都沒有考慮所謂的機會成本。但如果考慮到了機會成本,結果將會是截然不同的。
這個機會成本在哪裡呢?其實就在於頭期款的300萬元。
上面的情況,買房者把這300萬元付出去了,所以不能動用這筆錢了。
但租房者可以!這300萬元他可以自由做運用。
假設租房者好好的利用這300萬元來投資,一年賺取5%的報酬。
那麼30年後,這筆錢將會複利滾存成1296萬元。
可閱讀:【理財小學堂】一次搞懂複雜的複利更不要說每個月存下的3663元,也可拿來投資了。
所以如果考慮到了300萬元的投資機會成本(以年報酬5%來算)
租房者30年後的總資產會是,1296萬(300萬滾存)+131萬(30年省下的)= 1427萬元。
那麼買房者等於是放棄了擁有1427萬元的機會,從而選擇擁有1000萬元。
所以如果考慮了300萬元頭期款的轉投資機會成本,那麼整個決策就會完全不同了對吧!
當然,現實有許多更複雜的情況,比如房價會上漲,銀行貸款利率或調升或調降等等。
不確定的因素其實很多,所以也無法判斷哪個決策才是正確,畢竟我們不能預測未來。

生活中的機會成本
其實不只在投資上可以用機會成本的概念,生活上也是可以使用機會成本來幫助我們決策哦。
看個電影,滑個手機,其實都有隱藏著機會成本的概念!
下課後該打工?家教?還是回家追劇?
下課後應該打工還是教家教賺錢,還是回家好好放鬆一下追個劇呢?
如果我們以金錢的方向考量,去做決策的話呢。
那麼這三個選擇是這樣的:
1.打工4小時,時薪160元,共賺640元。
2.家教2小時,時薪600元,共賺1200元。
3.回家追劇,賺不到任何錢。
選擇打工的話,就必須放棄其他兩項,家教和追劇,其中又以家教的1200元機會成本最高。
所以打工的機會成本就是1200元。
選擇家教的話,就必須打工和追劇,其中又以打工的640元的機會成本最高。
所以家教的機會成本就是640元。
選擇追劇的話,就必須放棄打工和家教,其中又以家教1200元的機會成本最高。
所以追劇的機會成本就是1200元。
那麼我們以機會成本做決策的話,就是選擇機會成本最低的那個選項。
因此選擇下課後去教家教,就會是最好的決策!
但說到這,也不是叫你下課一定要去努力賺錢XD
畢竟我們這些決策只考慮到「錢」這回事。
但現實中,我們做決策時,還必須考慮到體力呀,心情,壓力之類的。
不是什麼決策都是要以錢為依歸才是正確的哦~
如果上了一天的課,已經很累了,晚上還得去努力賺錢,壓力肯定很大吧!
所以在做決策的時候,還是要考量到其他的因素哦!
總結
機會成本的決策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智的做決策。
但從買房和租房的例子中,我們也知道其實其中有很多的變化因素,是我們沒辦法掌控的。
機會成本只是輔助我們做決策,不是唯一的依歸,做出不會讓自己後悔的決策,才是最重要的哦!
下課後該賺錢還是放鬆,也是一樣。賺錢不一定是最重要的。
如果你選擇考量的點是快樂指數,那麼下課後回家追劇肯定才會是你的首選!

延伸閱讀:
延伸閱讀:
噢對了,卡爾正在籌備一堂專為你準備的美股投資課程「美股價值投資商學院」
這是一堂手把手帶著你從美股開戶,基本觀念,股票分析到實際獲利的課程!
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開始你的投資生涯,這將會是你最好的一次機會!
如果你對於這堂美股投資的線上課程有興趣的話,就趕快加入等候名單 吧~我將通知你關於這堂課的詳細資訊。
不論做任何事果然都有機會成本的概念在裡面啊 非常感謝版主分享 超棒的推薦 大推
對噢幾乎是任何事情~
機會成本的概念真的很重要!!!!大學的時候也有學過,但出社會就忘了,版主一解釋記憶都回來了
機會成本無處不在呀~~